从北魏崔亮“停年格”选官法,看古代铨选制度发展和与时局的关系

古代选官制度其实包含两个环节,一是选拔人才,二是授予官职。最容易理解的察举制中的举孝廉、九品中正制中的中正品评以及科举制中的科举考试,都是选拔人才的环节。而通过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选拔人才方式,得到符合古代王朝朝廷需要的人才之后,会进行一系列的考核和安置官职,这个环节就是铨选环节。

铨选制度是必要的选官环节,有时候铨选的重要性甚至比选拔环节都困难,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出现过许多不同的铨选方式,这些铨选方式与时局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铨选制度发展过程中,北魏崔亮的“停年格”选官法,被认为是资格选官的开端。自此之后依靠资格安置官员的铨选方式,逐渐被后世使用甚至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从北魏崔亮“停年格”选官法,看古代铨选制度发展和与时局的关系

崔亮“停年格”选官法寻除殿中尚书,迁吏部尚书。时羽林新害张彝之后,灵太后令武官得依资入选……亮乃奏为格制,不问士之贤愚,专以停解日月为断。虽复官须此人,停日后者终于不得;庸才下品,年月久者灼然先用。沉滞者皆称其能。——《魏书》

崔亮曾任北魏礼部尚书,当时专政的胡太后想要让武官出任官职,崔亮便推出以资格为标准的铨选之法。这种资格选官法不论人才是否有才学,只看对方年资长短来决定是否安置官职。这种资格选官法任命官员,在吏部停解时间长的便能得到官职,即便是没有才华的庸才,在吏部等待官职时间很长,也能够优先得到官职,这种铨选制度被称作“停年格”。自此之后,北魏铨选官员的方式多以此为标准,而“自是贤愚同贯,泾渭无别。魏之失才,从亮始也”。也正是从崔亮“停年格”选官法之后,北魏人才逐渐凋零,国势也开始衰落。

北魏之世从孝文帝改革官制,学习汉制之后,大抵也遵循自曹魏开始的九品中正制选官法。《魏书·世宗纪》当中有“中正所铨,惟在门第”的诏令,可见当时北魏建立门阀制度后,也效仿了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法。而对于九品中正制下,是由地方中正定立人才品级,吏部铨选官员,根据中正所定人才品级安置官职。在这种情况下,门阀的影响依旧是吏部铨选环节所主要考量的标准,这是九品中正制的流弊。这在北魏定立门阀制度之后,也同样是保证北魏各大门阀士族自身利益的保障。

但是自崔亮所推行停年格选官法之后,九品中正制中由吏部根据中正所品评官员的品级来铨选官员的惯例被打破,结合当时北魏时局动荡的局面,胡太后急需拥有军事力量的武将来保证自己的专政。但是限于当时武官并不符合九品中正制选官法铨选官员的标准,崔亮便推出了以资格年限为标准的铨选制度。依靠“停年格”的选官法,一些不符合九品中正制下铨选资格的武将也得到了官职,这是铨选制度妥协于时局的无奈。又武人至多,官员至少,不可周溥。设令十人共一官,犹无官可授,况一人望一官,何由可不怨哉?吾近面执,不宜使武人入选,请赐其爵,厚其禄。既不见从,是以权立此格,限以停年耳。——《魏书》

从北魏崔亮“停年格”选官法,看古代铨选制度发展和与时局的关系

崔亮推出停年格选官法之后,其外甥刘景安曾经责怪他的铨选不能选出良才,崔亮无奈回答说自己知道资格选人的无奈,但是北魏朝中武人增多,官职又少,甚至出现了十人共一官的情况,但依旧不能安置所有人。这种局面之下,如果让武人不做官只授予爵位厚禄又行不通,只能使用“停年格”的方式,安抚朝中需要安置的官员。由此看来,崔亮所推出停年格选官法,并非只慑于当时胡太后的权势,而是根据当时北魏官制太少,停解人员太多的情况所做出的应对之策。这种安置所停解年限多少,来依次安置官职的办法,虽然让一些没有才能的庸才能更轻松有了官职,但却缓解了北魏朝中官职有限所造成的矛盾,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人做官。当然了,只用停解年份来确定有无资格任官的铨选方式太过粗糙,对其加以改进,配合其他铨选办法才是最为合理的铨选办法。铨选方式的发展

崔亮的停年格选官法,虽然能缓解北魏人多官少的矛盾,但却也造成了北魏人才的凋零,这是停年格选官法的弊端。而自两汉时的察举到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时的科举制,其实也伴随三大选官制度当中铨选方式的改变。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度,通过举孝廉等方式选拔人才,再经过考试铨选官员。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察举制时选拔官员的考试铨选,只是整个选官过程的辅助。不过最初的察举制度,并未明确区分选拔和铨选的过程。直到东汉时,开始对选拔的人才进行“授试以职”,加强了考试铨选官员的过程。对不同察举科目所选拔的人才进行考试,这是察举制铨选环节的确立。

不过,东汉之世大抵还存在郡国推举人才的情况,也就是将考察人才的权力交给地方,因此通过考试铨选官员的选官方式依旧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这种郡国选举的方式,发展到两晋之世逐渐弊端凸显,永嘉之后,江左朝廷为了安抚难逃士人,州郡所选举的人才,都不再进行考试铨选直接授予官职。但是这种不加铨选的选官方式逐渐出现弊端后,东晋朝廷也不得不用考试来铨选官员。

既然这种需要通过考试来铨选官员的方式逐渐被广为接受,从郡国选举及考试铨选官员而来的科举制便出现了。通过科举制考试选拔人才,避免了之前察举郡国选举的弊端,并且科举制的铨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官员其他方面的考核,使得选官方法进一步得到完善。唐朝时铨选分文武,文选有身、言、书、判四种。

从北魏崔亮“停年格”选官法,看古代铨选制度发展和与时局的关系

九品中正制是在察举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选官制度,其自身所所具有的弊端也很明显。“唯能辨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的现象,其实是让选官制度当中铨选环节不能发挥其选拔合适官吏的职能。魏晋时期由吏部曹尚书执行铨选职能,但是吏部曹为尚书台官吏,其职能在九品中正制下并不能真正得到确立,也就无法真正行使其铨选职能。在九品中正制下的铨选环节,吏部曹只能根据中正所定品级来安置官员。

由此看来,从察举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不仅选官的方式各不相同,铨选方式也呈现各不相同的方式。察举制下,利用考试和郡国选举的办法,来铨选人才;而九品中正制下,则是根据中正官所中正的人才品级来铨选人才;等到推举和品评都不能满足古代王朝对于人才的需求,那么在从选拔人才环节到铨选官员环节,都需要所选之人具备一定才学能力的科举制便应运而生。

选官制度的变化并不仅仅是选拔人才环节的改变,更是在铨选环节对官员甄选方式的变化。无一例外的是这几种铨选方式都是受到局势所影响,跟皇权、相权、政权更迭等情况都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而虽然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选官方式当中,铨选方式都各有不同,但是铨选职权都归于尚书的情况基本没有改变,由此来看拥有铨选官员权力的尚书职权的变化,能够看出铨选制度的发展变化。不同局势下铨选尚书职权变化,对铨选制度的影响

铨选之权既然在各朝都归尚书所掌,那么从尚书职权的演变,便能看出铨选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尚书职权的演变,其实也伴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局势的演变,因此结合不同局势下尚书职权的演变,便能更好的理解铨选制度的发展过程。

崔亮是在吏部尚书之任时推出停年格铨选办法的,而尚书在魏晋时为尚书省官员,到隋唐时发展为六部。而尚书最早出现为九卿之一的少府属官,是发布文书的低级官员。汉武帝时设立四曹尚书,汉成帝时加为五曹尚书,其中常侍曹主丞相御史公卿事。东汉光武帝时,改常侍曹为吏部曹,担任选举和祭祀事。东汉末期改选部曹后又在曹魏时改吏部曹,这时的吏部曹就专门掌管选举职权,并且吏部曹的地位高于其他各曹。

吏部尚书选举职权的确立,是伴随尚书台官制发展而来的。原本尚书地位并不高,但随着汉武帝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压制相权,汉武帝任用尚书组建发布诏令处理政事的官署尚书台,也逐渐让尚书的地位得到提升。及东汉时,尚书台的实际地位已经超过了三公,成为中枢政令的机要官署。尚书台设尚书令、仆射各一人,尚书六人分管各曹。六尚书中的吏部曹所负责选举之事,便是在两汉察举制下负责铨选官员的机构。结合尚书台的地位提升来看,东汉在察举选拔人才之后,进行“授试以职”的铨选官员方式,应当能够较大程度地被执行。

从北魏崔亮“停年格”选官法,看古代铨选制度发展和与时局的关系

而进入曹魏之后,尚书台的地位逐渐被中书省所取代,中书省主要负责诏令文书,尚书省各曹尚书的职权实际仍然存在。只不过在中书省成为主要机要官署之后,尚书台及各曹尚书都不再能够位居高位,因此所行职权也受制较多。曹魏时期的吏部尚书,主要负责任免低级官员的选拔,也就是其铨选官员的职权受到了极大的压制。结合九品中正制的发展看,阀阅身份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吏部尚书也不能较大程度地履行其铨选官员的职权。

中书省的地位压制尚书省,及九品中正制以阀阅为断的确立,让尚书的铨选官员的职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进入两晋之世,又设门下省,形成了以尚书台总揽政务,中书省和门下省分权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之下,尚书台及个曹尚书虽然地位和权势却受到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限制,但都依然掌具体政务,而且朝中重臣想要参与机要政务,都需要加上“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行。由此可见,尚书台及各曹的地位虽然受到限制,但所负责具体事务依然能够得以实施。不过,西晋宗室封王乱政,东晋门阀士族掌权,都造成了尚书省职权履行中的困难。两晋局势之中的吏部曹所掌铨选官员,都需要根据两晋政局来决定升降。

南朝时士族门阀力量衰落,官员选拔不再根据阀阅来决定,因此铨选制度也得到了发展。宋武帝刘裕“先是,诸州郡所遣秀才、孝廉,多非其人,公表天子,申明旧制,依旧策试”,不仅是对于魏晋士族门阀影响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情况的改变,也是让官员铨选制度得以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历史阶段,负责官员铨选的吏部尚书职权得到进一步发展。宋孝武帝时因吏部尚书职权过重,分置三人,以分散吏部尚书职权,这是间接证明南朝时期负责铨选官员的吏部尚书的职权确立。而北朝经过孝文帝等人的官制改革之后,效仿魏晋设立尚书台及诸曹,崔亮为吏部尚书正是由此而来,尚书台职权也得到确立。由崔亮所推行“停年格”铨选官员之法,可见北朝吏部尚书地位不低。但是孝文帝改革官制的同时,也确立了北朝的门阀制度,这也是北魏后期内部矛盾频发的重要原因。而在这种局势之下,北朝吏部尚书所行铨选职权,也会受到北朝内部局势的影响。

由此来看,吏部尚书所行铨选职权,会随着不同局势的变化而改变。从尚书台地位的确立,吏部尚书职权得以扩大,到尚书台地位被中书省、门下省分权逐渐失去最为机要地位,吏部尚书所能行使的选拔官吏的职权也就会被压制。而士族门阀力量、政权内部形势的变化,也会影响官员铨选制度的发展。总结

铨选制度是选官制度的重要构成,从察举制最初并未区分选拔与铨选,到最后以由察举和九品中正制中的铨选方式,发展演化成为彻底考试选拔的科举制。可以简单理解为,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存在弊端,会让一些没有才能的人被选拔,而铨选制度则是对选拔而来的人才进行的甄别。这种甄别的方式多以考试来进行,也就逐渐演化为后世的科举制。当然了,科举制中的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环节,后面的铨选环节则又有了新的变化,像北魏崔亮所创“停年格”铨选官员的办法,就是利用停解时间长短来铨选任命官员。这种以资格来决定官员任免升迁的铨选制度,也在后世得到了发展。

从北魏崔亮“停年格”选官法,看古代铨选制度发展和与时局的关系

不仅如此,铨选制度的发展还会伴随着不同历史阶段的局势变化而改变。两汉时期行铨选职权的吏部尚书,随着尚书台地位的提升而能够更好的发挥其铨选职权。这与察举制后期,发展出更加完善的铨选官员方式,有着很大关系。而等到魏晋时,尚书台地位的下降,以及九品中正制因士族门阀力量的影响,吏部尚书所行铨选官员职权也受到了影响。南北朝时期,南朝士族门阀力量削弱,庶族寒门得以崛起,相应的担任选官职责的吏部尚书,其能发挥的铨选官员职权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北朝借鉴魏晋官制,发展而来的尚书官制,也让吏部尚书铨选职权得以发展。但是,北朝内部门阀、武将等力量矛盾不断,铨选制度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综上所述,从北魏崔亮“停年格”选官法,可以看出古代王朝铨选制度所面临的时局困境。崔亮要解决的是武人出仕太多的北魏朝局,利用资格用人的铨选办法,来限制武人出仕为官。但这种资格铨选办法,却又导致北魏官员选拔无法获得真正的人才,这是古代王朝铨选制度不得不面对的两难。同样的困难在铨选制度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察举制下郡国选拔让铨选官员的环节无法有效执行,而门阀制度下的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注重门阀,铨选也失去了甄选官员的作用。而且,行使铨选职权的吏部尚书,还会随着不同历史阶段的局势不同,自身官职职权的变化而改变。尚书台的地位提升和降低,都能影响其吏部曹尚书铨选职权的行使。由此可知,古代铨选制度的发展与时局变化也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亭安读书微信号:暂无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爱八卦,爱爆料。

小编推荐

  1. 1 05月18日快讯:章源钨业:钨精矿价格上涨对公司有正面影响

    章源钨业在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中表示,公司有自产钨精矿,钨精矿价格的上涨对公司有正面的影响。对于钨产业链,上游原料价格快速上涨

  2. 2 qq远程控制权限受限(电脑qq远程控制权限怎么设置)

    大家好,小伟今天来为大家解答qq远程控制权限受限以下问题,电脑qq远程控制权限怎么设置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QQ远程控

  3. 3 中考满分作文及赏析600字(中考满分作文及赏析600字)

    大家好,小美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中考满分作文及赏析600字以下问题,中考满分作文及赏析600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中考作

  4. 4 网页显示不全怎么设置(网页显示不全怎么设置)

    大家好,小伟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网页显示不全怎么设置以下问题,网页显示不全怎么设置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网页显示不

  5. 5 先中间后两边的字还有什么字(先中间后两边都有哪些字)

    大家好,小豪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先中间后两边的字还有什么字以下问题,先中间后两边都有哪些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办

  6. 6 脱欧是什么意思(脱欧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小豪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脱欧是什么意思以下问题,脱欧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这个词语在脸书上面

  7. 7 嫁接睫毛能保持90天吗(嫁接睫毛过敏红肿痒怎么办)

    大家好,小美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嫁接睫毛能保持90天吗以下问题,嫁接睫毛过敏红肿痒怎么办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理论上

  8. 8 小学生天气预报播报稿(小小气象播报员的台词)

    大家好,小乐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小学生天气预报播报稿以下问题,小小气象播报员的台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小小气象播

Copyright 2024 看看网,让大家及时掌握各行各业第一手资讯新闻!